2025年5月,比特币作为“数字黄金”的概念持续升温,全球多家企业纷纷宣布购买或计划购买比特币,以对冲通胀、提升估值或重塑财务战略。瑞典的H100 Group AB、中国的DDC Enterprise和Addentax、印尼的DigiAsia以及新加坡的Basel等企业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进入比特币市场,反映出加密资产在传统行业中的渗透力。企业购币策略受到MicroStrategy的影响,同时面临市场情绪波动和监管挑战。华尔街大空头Jim Chanos警示市场投机风险,提醒投资者关注“比特币概念股”的估值泡沫。
撰文:Oliver,火星财经
2025年5月,比特币作为“数字黄金”的叙事持续升温,全球范围内多家企业宣布购买或计划购买比特币,试图通过这一去中心化资产对冲通胀、提升估值或重塑财务战略。从瑞典的健康科技公司到中国的纺织巨头,再到印尼的金融科技企业,这些新玩家以多样化的融资方式进入比特币市场,展现了加密资产在传统行业中的渗透力。
以下表格总结了2025年5月新增的五家企业的比特币投资计划:
瑞典健康科技公司H100 Group AB在5月25日宣布通过一轮220万美元的融资执行比特币储备战略,成为瑞典首家公开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的上市公司。据Cointelegraph报道,此次融资由Blockstream CEO Adam Back领投,他个人出资约140万美元,其余80万美元来自多家投资机构。资金通过0%利率的可转债形式注入,计划购入约20.18枚比特币,加上此前5月22日购入的4.39枚,总持仓预计达到24.57枚BTC。
H100的融资结构颇具创新:可转债将于2028年6月15日到期,期间可按每股1.3瑞典克朗(约0.11美元)转换为公司股份,且若股价连续60日上涨超33%,公司可强制转股。这种设计降低了融资成本,同时为投资者提供了分享公司成长的机会。H100表示,比特币代表“个体自主”的价值观,与其健康科技使命契合。市场反应热烈,自5月22日宣布购币计划以来,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40%。
尽管H100的比特币持仓规模较小,仅占其资产负债表的一小部分,但Adam Back的参与为其增添了可信度。作为比特币领域的先驱,Back通过Blockstream推动Layer-2技术和矿业发展,其背书可能激励更多欧洲企业效仿。H100的策略更像是谨慎试水,而非全面转型,反映了中小型企业进入比特币市场的保守态度。
中国上市公司DDC Enterprise在5月16日宣布计划购买5000枚比特币,价值约5亿美元,成为中国企业比特币投资的领跑者。据Bitcoin Magazine和X平台动态,DDC从事服装和物流业务,通过增发普通股筹集资金,旨在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。这一计划迅速引发热议,X平台用户指出,DDC可能效仿MicroStrategy,通过比特币投资推高股价,同时对冲全球贸易不确定性。
DDC的动机与其行业背景密切相关。服装和物流行业面临供应链成本上升和关税压力,比特币作为抗通胀资产的吸引力日益凸显。此外,中国香港等地区对加密资产的监管环境逐步开放,为DDC提供了操作空间。宣布购币计划后,DDC股价短期上涨约25%,显示市场对其策略的初步认可。
然而,5000枚比特币的购买需要巨额资金,增发股份可能稀释股东权益。中国大陆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仍存不确定性,DDC需在合规框架内谨慎操作。尽管如此,其高调布局可能激励更多亚洲企业加入比特币热潮,成为中国市场的重要风向标。
同在5月16日,中国纺织和物流公司**Addentax(纳斯达克:ATXG)**宣布通过发行新股筹资,计划购买高达8000枚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,总价值约8亿美元。据Cointelegraph和X平台消息,Addentax的这一决定标志着其从传统制造业向加密资产领域的转型尝试,试图通过比特币投资提升估值和市场关注度。
Addentax的策略比DDC更为激进,8000枚比特币的计划若成功,将使其成为中国企业中比特币持仓最大的公司之一。然而,这一计划引发争议。X平台用户质疑Addentax的现金流能否支持如此大规模的投资,担心其可能通过高杠杆操作放大风险。纺织行业利润率较低,受全球贸易战影响较大,比特币可能被视为摆脱业务瓶颈的突破口。
Addentax的购币计划需面对市场波动和监管双重考验。中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可能限制其操作灵活性,而增发股份可能导致股权稀释。尽管如此,其大胆布局显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比特币热潮中的雄心,可能引发更多传统行业效仿。
印尼金融科技公司**DigiAsia(纳斯达克:FAAS)**在5月20日宣布计划筹集1亿美元用于购买比特币,并承诺将未来高达50%的净利润用于持续增持。据X平台消息,这一计划推动DigiAsia股价短期内飙升近90%,显示市场对其激进策略的追捧。
DigiAsia的策略独具特色。相较于直接融资购币,其将比特币投资与盈利能力挂钩,显示出对长期持仓的信心。公司表示,比特币能对冲印尼盾贬值风险,并吸引全球投资者关注。印尼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,加密货币采用率快速增长,DigiAsia的举措可能推动更多本地企业效仿。
然而,DigiAsia通过借贷和质押比特币获取收益的模式可能放大财务风险。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流动性危机,而印尼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仍较保守,需投入更多合规成本。尽管如此,其利润再投资的模式为现金流充裕的企业提供了新思路,可能成为新兴市场企业的模板。
新加坡骨科医疗集团Basel在5月23日宣布与“比特币持有者联盟”达成协议,通过增发普通股购买1万枚比特币,价值约10亿美元。据@chairbtc透露,Basel的策略与MicroStrategy高度相似,利用投资人资金购买比特币,依靠价格增长回报股东。
Basel的加入为医疗行业对比特币的采用增添了新案例。作为一家专注于骨科医疗的高科技企业,Basel面临高研发成本和市场竞争压力,比特币投资可能被视为分散风险和提升回报的手段。X平台用户将其称为“微策略的亚洲翻版”,认为其可能通过比特币吸引全球资本,弥补行业增长瓶颈。
1万枚比特币的计划对Basel的财务结构提出高要求。增发股份可能导致股权稀释,而比特币的高波动性可能影响资产负债表稳定性。新加坡对加密货币的监管较为严格,Basel需确保合规。尽管如此,其大胆布局显示了亚洲企业在比特币热潮中的雄心,可能引发医疗行业的连锁反应。
2025年5月的比特币投资热潮由多重因素推动,反映了全球企业和市场的复杂动态:
华尔街知名大空头Jim Chanos的观点为这一热潮提供了另一视角。据CNBC报道,Chanos同时押注比特币并做空MicroStrategy,试图通过套利捕捉市场非理性情绪。他将这一交易比喻为“以1美元买入比特币,以2.5美元卖出MicroStrategy股票”,认为MicroStrategy的股价被散户狂热推高,估值远超其比特币持仓的实际价值。
Chanos的逻辑直白而犀利:MicroStrategy过去一年股价飙升220%,远超比特币同期70%的涨幅,显示出估值泡沫。他进一步指出,部分效仿MicroStrategy的公司通过高调宣布比特币投资吸引散户资金,推销“溢价估值”的想法,这种模式“荒谬”且不可持续。Chanos的交易不仅是针对MicroStrategy的估值挑战,也是对整个加密市场投机生态的洞察。他认为,这一策略不仅是套利的晴雨表,也是散户投机情绪的指标。
Chanos的观点揭示了比特币热潮的双面性。一方面,企业购币反映了对比特币长期价值的认可,尤其在特朗普的加密友好政策和关税预期推高通胀的背景下。另一方面,市场情绪的狂热可能掩盖基本面的薄弱,部分公司利用比特币投资作为短期炒作工具,而非基于理性决策。Chanos的做空策略提醒投资者,需警惕“比特币概念股”的估值陷阱,尤其在市场回调时,过度依赖散户热情的公司可能面临崩盘风险。
2025年5月的比特币投资热潮是一场全球企业的集体实验。从H100的谨慎试水到Addentax的豪赌,再到Chanos的华尔街博弈,这些故事交织出数字资产时代的复杂图景。企业通过比特币寻求突破,投资者在狂热与理性间寻找平衡,而市场则在波动中寻找方向。这不仅是资本对“数字黄金”的押注,也是对未来金融体系的探索。在这个十字路口,每一步抉择都可能重塑行业格局,也可能成为投机泡沫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