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keStone 是一个去中心化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协议,旨在解决区块链流动性碎片化和低效问题。其核心产品包括 STONE、SBTC 和 LiquidityPad,提供高效、安全的资金流动解决方案。项目已上线币安、Huobi、Bitget三大交易所,生态锁仓量达3.3亿美元,吸引12.9万+参与者,并获得多家顶级机构投资支持,被视为跨链流动性领域的“新星”。
撰文:Luke,火星财经
备受瞩目的 StakeStone 于今日重磅上线三大顶级交易所——币安、Huobi、Bitget,成为2025年开春最火热的加密项目之一!作为跨链流动性领域的“新星”,StakeStone 不仅凭借创新的技术吸引了无数目光,还以扎实的生态布局和豪华的投资阵容引发热议。最新数据显示,其生态锁仓量已高达 3.3041亿美元,募集资金总额达 1095万美元,已启动 4 个项目,并吸引了 12.9 万+ 历史参与者。
那么,这个项目到底有何魅力?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 StakeStone 的“前世今生”,看看它如何成为今日的“流量担当”!
先来聊聊 StakeStone 的“身份”。简单来说,StakeStone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跨链(omnichain)流动性基础设施协议,旨在解决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流动性碎片化和低效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听起来有点高大上?别急,我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:想象区块链世界是一个个孤岛,以太坊、比特币、新兴链(如 Berachain、Solana)各自为政,岛上的“资金”(流动性)无法自由流动,导致资本效率低下,用户体验也一言难尽。StakeStone 就像一个“超级管道”,让这些孤岛之间的资金流动起来,既高效又安全,还能让用户赚取收益。
StakeStone 的核心产品有三件“法宝”:
StakeStone 就是区块链世界的“流动性搬运工”,通过跨链技术让资金流动更顺畅、收益更可持续,堪称 DeFi 领域的“基建狂魔”。
要理解 StakeStone 的价值,得先看看它瞄准的“痛点”。区块链生态近年来发展迅猛,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。白皮书中提到,当前流动性分布存在三大“拦路虎”:
这些问题就像区块链世界的“堵车”现象,资金被困在“孤岛”上,用户跨链操作更是“步步惊心”:先找个 DEX 换成可桥接资产,再通过桥接(还得等确认),最后在目标链上再换一次,费用高、时间长、滑点大,简直是“折磨”!StakeStone 看准了这个痛点,决心打造一个“链无关”的流动性基础设施,让资金流动像“高铁”一样顺畅。
StakeStone 能成为今日热点,靠的不仅是“概念”,更是硬核的技术和生态布局。让我们看看它的几大“杀手锏”:
StakeStone 的 LiquidityPad 平台已经落地多个项目,最新数据展示了其在 4 个合作项目中的表现:
LiquidityPad 就像一个“流动性孵化器”,不仅帮新兴链“引流”,还让用户赚得“盆满钵满”。Berachain 的 3.14 亿锁仓量更是亮眼,堪称 StakeStone 的“王牌案例”!
聊到 StakeStone,怎能不提它的代币 STO?STO 是项目的治理代币,总供应量 10 亿,分配结构清晰:投资者占 21.5%,社区 17.877%,空投与未来激励 7.85%(与之前提到的 74,000,000 STO 空投一致)。白皮书中介绍,STO 通过 veSTO(投票锁定的 STO)模型实现去中心化治理,用户锁定 STO 即可获得投票权和收益提升。
STO 的价值捕获机制也颇具亮点:
STO 的设计就像一个“精明的管家”,既通过治理让用户“有权有责”,又通过销毁机制让代币“越用越稀缺”。这种“双核驱动”模式,既有参与感,又有增值潜力,难怪社区对它青睐有加!
StakeStone 的投资阵容堪称“豪华”。据信息披露,项目在 2024 年 3 月 25 日和 11 月完成了两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 Polychain、Nomad Capital、HashKey Capital、Amber Group、SevenX Ventures、OKX Ventures 等知名机构。这些“金主”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,更为项目背书,增强了市场信心。
StakeStone 的愿景是用跨链流动性基础设施连接整个区块链生态,类似于互联网中的 TCP/IP 协议。白皮书中提到,项目希望“让资本找到最优用途,消除摩擦和低效”,最终推动区块链经济的主stream采用。未来,StakeStone 还计划扩展到 PayFi 领域,进一步连接 DeFi 和现实世界的加密采用。StakeStone 就像区块链世界的“高铁网络”,不仅让资金“跑得快”,还让用户“赚得多”。目前 3.3 亿的锁仓量和 12.9 万+ 的参与者只是起点,未来它能否成为跨链流动性的“TCP/IP”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